旅游游记

冬季漫游周庄

发表日期:2019-01-23 15:10:40浏览: 9583游记作者: 袁益
古今来色色行行无非是戏
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
这是位于周庄张厅古戏台的一副对联,冬日的周庄游人并不是很多,漫游其间细细品味,满是风景。
周庄是一座有着九百多年历史古镇,虽历经沧桑,但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。从外部的格局看来,这只是一个镇,只有经过周庄大桥才算真正进入到了这个古镇。北宋的周迪功郎,也是因为看中了这块宝地,舍宅建造了全福寺,并捐200亩良田为庙田,以此来祈求老天保佑这里风调雨顺,老百姓为了称颂他的功德,便将这里改名为周庄。
    沿着街道走到“贞丰泽国”的石牌坊,这是检票口也是进入古镇的通道了。古镇里面到处可见挂着“贞丰”牌子的店铺,原来周庄旧名贞丰里,水积聚的地方称为泽,贞丰泽国则是对周庄古镇最好的注解了。


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,源自于他的桥、厅、宅,还有那井字形的河道和“轿从门前进,船自家中过”的意境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一位台湾作家游览后,写了一篇题为《中国第一水乡》的文章,在台湾《经纬》杂志发表。周庄人以此作为古镇宣传推广的切入点,从此,“中国第一水乡”扬名天下。


沿着河道,看到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陈逸飞作品《故乡的回忆》油画中的双桥。桥面一横一竖,桥洞一方一圆,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,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“钥匙桥”。画家陈逸飞在1984年乘坐小船来到周庄,看到了双桥,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,于是拍下照片,创作了这幅油画。后来他的作品在美国展出,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,被美国石油大亨阿曼德·哈默用高价购藏。同年十一月份,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,又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先生。1985年,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,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。经新闻媒体宣传,周庄古镇声名鹊起。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,钥匙桥不是钥匙却胜过钥匙,因为它开启了周庄与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。




接下来,来到的是张厅。原名怡顺堂,为明代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。清初出卖给张姓人家,改名玉燕堂,俗称张厅。走进去你会发现门槛很高,据说只有做官的家里才能这样设计,古时彰显主人地位和身份。张厅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,现代人看起来虽没有富丽堂皇,但是也略显气派。先是走进的门厅,这里是下轿的地方,轿夫下轿就不能在往宅子里面走了,这就是古时的地位等级制度。走过天井,大厅轩敞明亮,这里是主人接待宾客的地方,—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柱础,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。大厅的东侧,有一条幽暗深长的陪弄。旧时,男女尊卑有别,女子进出宅子都从这条小弄进出。张厅的后院,是—个闲静素洁的小花园,四周围拥着粉墙黛瓦的民居。引人注目的是一柱太湖石,玲珑剔透,高峰处凸起形如飞燕的形状,于是人们将它称之为玉燕峰。它为这个小巧的花园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。然而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旁边古戏台的这幅对联“古今来色色行行无非是戏,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。”看来古往今来,人生的哲学都蕴藏在我们生活里了。



来到沈厅,我最期待的就是看看当年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宅子,整体布局可以用“前厅后堂”四字来概括,共有三部分组成。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,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、洗涤衣物之用;中部是墙门楼、茶厅、正厅,是接送宾客,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;后部是大堂楼、小堂楼和后厅屋,为生活起居之处。有了自己的码头,看来做生意是不用发愁的。这里整体是清代风格,从家具上你会发现比张厅明代的更为讲究和精致,但不同的是这里的门槛并没有张厅高,可见旧是文人的地位比做生意的高得多。转身看这个砖雕门楼,上面的砖雕有《红楼梦》、《西厢记》中的情景,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些精美的砖雕都被破坏了,很难修复。看过之后可能大家会有跟我一样感受,沈厅不过如此,在历史的长河中,就像这砖雕一样被磨损,容易被人遗忘,但是给后人的是一种感叹和顿悟,正是有了沈万三的勤劳与智慧,才将江南的丝绸、刺绣和各种手工艺品得以传播,才将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起来。


都说有一种生活叫周庄。我想我更喜欢的是在大大小小的巷子里面漫无目的的游走,在江南诗意的桥头看船只悠悠划过桥洞,看冬日里虽然略显色彩但又充满温暖的邻里情感,借一扇窗院内主人的恬淡生活。




周庄的景不仅于此,我更期待感受四季的周庄,夜晚灯火阑珊下的斑斓,那就期待我们下次遇见!
图片由游客自行上传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   关闭本页   打印本页
线上服务线下保障  
  •  江苏五星旅行社
  •  江苏旅游百佳
  •  诚信企业
  •  文明旅行社
  •  明码标价